第111章 端门楼上大放异彩

一切准备就绪,所有人都看过来。

冯宽深吸一口气,眉头紧锁,来回踱步一阵,又围着赵元休转了半圈之后,方悠悠念道:

“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

蛾儿雪柳黄金缕。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

情随声动,城楼之上,众人顿时安静无比。声停,城楼下方的的喧闹声不近不远、断断续续的传来,众人或痴、或喜,或惆怅、或叹息……

吕正率先走到冯宽面前,拱手弯腰:

“我不如远矣……之前的话收回。或许,这尘世间,真有隐士仙人也说不定!”

赵义叹道:“好一个灯火阑珊,真神来之笔!”

赵元休大喜过望,“今日得幸书此仙作,实在畅快至极!”

“休儿,你这幅字,先借我观摩几天,可否?”

赵义眼神炽热,赵元休苦笑不舍道:

“既然是父皇开口,便拿去吧。”

赵烟萝低头轻吟,长吁短叹不止。

听冯宽念完最后一句,杨应彩恰好对上他那略带忧郁的眼神,尽管只有短暂的一瞬,却仿佛陡然出现一道亮光,将她生生带入词中的上元夜……幻化成了词中人一般。

那一刻,杨应彩有种强烈的预感,这词,就是冯宽本人所作,甚至,是专门为自己所作……

想到这里,她双眸泪光点点,痴痴傻傻地看着对方,再也不肯挪开目光。

“花魁出来了!!”

好一会,忽然城下一阵喧闹欢喜,才将众人的思绪转移牵扯出来。

重新靠向城墙,一起往下看去,只见下面木台中央,几个红衣女子分列四方,中间站着一位白衣女子。

皆衣袂飘飘,清丽非常。

另有几个青衣,或抚琴弄笛,或鼓瑟吹笙,乐声响,妙影动,围观百姓一开始还吵吵闹闹,马上都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。

冯宽趁机靠到杨应彩身边,挤了挤她肩膀,略显得意地问:

“怎么样,刚才,我帅不帅?发型没乱吧?”

杨应彩涨红了脸,欲言又止。一旁杨素轻咳两声,没好气道:

“好好看表演,别说话!”

“呃……抱歉,不好意思啊!”

冯宽赶紧作揖,心道这中年大叔不知是谁,看花魁表演,竟看得如此认真……

自从上次突破到第六层,除了听力,冯宽感觉自己的视力也是越来越好。

随着众人的目光巡游一番后,渐渐不满足于只看她们整齐飘逸的舞姿,目光在几个青衣小婢身上也停留了一下:

“这几个青衣小丫头……长得也挺可以的,特别那个吹笛的,虽然技艺嘛……比自己还差了那么点意思,至少姿势很漂亮。”

暗自评议一番,回到舞台中央,冯宽又朝中间的白衣女子瞅了瞅。其人虽带着面纱,他却隐隐能感觉到,应是倾城容颜,便忍不住又问:

“彩儿妹妹,下面那位穿白衣的,应该就是花魁吧?”

“嗯……”

杨应彩声音细若蚊声,微不可闻。

下面的表演接近尾声,四个红衣女子正围着白衣女子转圈圈,冯宽又朝她们看去。

转换变动之间,突然,一张熟悉的面孔在他眼眸中闪了一下……

“是她??”

冯宽身子微震,眉头紧锁。又盯着看了一会,可不等他完全确认,红衣女子便齐齐撤下,只留了白衣女子在舞台上面。

又过一会,白衣女子停坐抚琴,琴声初始平平,后急转直下,激**直叩心弦,嘈嘈错杂至最顶峰时戛然而止。

短暂安静过后,赵义领头叫好,城楼上下一阵欢呼。

白衣女子接着又试琵琶、笛萧……最后以一曲清歌收尾,赢得满堂喝彩。

“花魁果真艺才绝妙,平日长困宫中,今日,吾总算是大开眼界了,赏!”

赵义大笑,宫女侍卫们泼洒无数银钱,城下百姓欢腾争抢,山呼万岁,众臣也跟着行礼呼拜。

冯宽脑中还想着红衣女子的事,正呆愣间,杨应彩赶紧扯了扯他衣袖提醒,才没失了礼数。

时至三更,各自散去,冯宽跟着杨应彩一起下来城楼。从端门出来,杨素开口道:

“月儿还不过来,我们要回去了!”

“爹爹,今天宵禁,我晚点再回去好不好?”

杨应彩几声撒娇,冯宽脑袋瓜子忽嗡嗡作响。

直到这时,他才知道,这中年大叔竟是她父亲——赫赫有名的楚国公、大柱国……

“方才我,好像是在他眼皮子底下,和他亲闺女在……咳咳,会不会,明天就把我轰出京城啊?”

冯宽思绪乱舞,杨素的质疑声将他拉回现实:

“这么晚了,不回去做什么?大晚上的,你一女娃娃,在外面也不安全。”

“有二姐跟着,那些小毛贼不敢放肆。”

杨应紫忙苦笑劝说:“已经三更天了,我也要回府去。花灯要挂到正月十八呢,月儿,咱们明天再看不迟。”

眼看执拗不过,杨应彩身子也不想动。

看到杨应紫投来的眼神,冯宽心领神会,也帮忙劝道:

“郡主妹妹……那啥,听你爹爹的话,你还是先回府吧。等下我送小婵姑娘回去,我自己再回,这边不用你担心。”

“那,那好吧……”

杨应彩直直地望着他,一脸不舍道:“可是,冯大哥,你什么时候再来找我呢?”

“呃……我……咳咳……”

偷偷看了杨素一眼,冯宽正色回道:

“放心,等我给小夜治好病,找个时间,我会当面,再好好感谢你一番的。”

“冯大哥,方才你说过灯火阑珊,花灯挂到正月十八,那……最多不能超过三天!你不来,我就去找你!”

说完,杨应彩过去杨素身边,回头依依不舍地看了他几眼,方才跟着走远了。

杨应紫落在后面,经过冯宽身边时,顿住脚步,冷言提醒道:

“我妹妹她年纪小,容易受人**哄骗,很多事也分不清楚利害关系。

姓冯的,你别以为靠着胡言乱语得了些许微名,便要异想天开?

还是那句话,你和月儿两个,一个是地一个是天,识趣的,还是离她远一点,否则……京城虽大,却也不是那么好呆的!”

“知道了。”

冯宽耸耸肩,也不看她,朝胡小婵道:

“胡公子,你回去吗?要不要我……”

“不用了冯大哥。我娘……刚好也派人找我来了,我先走啦!”

胡小婵说完,朝两个青衣小帽打扮的家丁那边走过去,直接上了马车。

“看见了吧,就别说我妹妹了,就是胡太医家的闺女,你和她,也差了十万八千里!”

杨应紫轻叹一声,准备走开。

这时赵元佐、赵元休正好出来,看到冯宽,赵元佐上前搭话:

“冯兄弟,你是回敦厚坊么?要不要我送你一程,咱们刚好顺路!”

“多谢王爷,我还有些事,等下自己回去。”冯宽拱手称谢。

“大晚上的还能有什么事?嘿嘿,走,跟我们一起,带你去个好地方!”赵元休坏笑一声。

“真不用了……我……”

“走吧走吧,方才那个花魁,一直蒙着面纱,不见庐山真面目,你就不想看看,她到底长什么样吗?走走,哈哈哈~”

一边说,赵元休一边推推搡搡:

“杨家大郡主……你也在啊。那啥,要不要一起?”

杨应紫脸一热,赶紧走开,惹得赵元休又是一阵大笑。

赵元佐苦笑一声,“三弟,既然如此,今儿晚上,你可要把冯兄弟招待好了。

冯兄弟,忽然想起来,我府上还有点事,对不住啦,我这会……要先回去。”

“去吧去吧,大哥你呀,都是有家室的人,跟咱们不一样,理解理解,哈哈哈~”

赵元休说完,生生拉着冯宽进了同一辆马车。

前行一阵,注意到赵元休一直两眼放光的模样,冯宽感觉不太舒服。

感觉就像在那个世界里,听到指甲刮到黑板上的声音一样。

忍耐一会,冯宽打破沉寂问:

“那个,殿下,我们到底要去哪里?”

赵元休恢复成上车之前的状态,坏笑一声:

“去秦楼,秦楼你知道吗?”

“青楼?”

尽管心内早有猜测,可听到这样的回答,冯宽还是错愕不已:

“京城的人可以啊,这名字……还真是够直接的。这什么韩王殿下,怎么眼神,老是这么……他不会是……是那啥,同志吧?”

“呃……子虚兄,虽说如此……但是,哈哈,罢了罢了,换成这样说,好像也没什么问题!”

赵元休大笑两声,换着话题问:

“不知子虚兄,年庚几何?”

“今年,正好十六岁。”

冯宽如实回答,随口也问:

“殿下,不知怎么称呼?”

“哦对对对,忘了说,我叫赵元休,家里排行老三。嘿嘿,我今年也十六,不知子虚兄生在几月?”

“四月。”

“不是吧……这么巧?”

赵元休的眼神,变得更加炽热起来。

“我是四月十五,月圆之夜出生,殿下你呢?”

“还好还好,差点以为,咱们要同年同月同日生了。

哈哈哈,我四月初八,刚好佛诞日出生。嘿嘿,这么一说,我倒是比你大了。”

赵元休笑道,“咱们不用这么客气,以后啊,你就叫我元休,或者休哥也行。”

“殿下说笑了,我不过一平民百姓,怎能如此无礼?”

冯宽苦笑一声,脑海中忽然闪过以前历史书上的一个名字,联系到皇帝、太子、秦王殿下三人的名字,他暗自分析道:

“他叫赵元休,刚好又排行第三,按照那书上写的,以后岂不就是……”

想到这,冯宽头脑一热,最后略显激动、声音有些颤抖地问:

“殿下,不知您……是否还有其他兄弟,名字,是叫赵恒的?”

“赵恒??”

赵元休眼神古怪,“我大哥、二哥你也见过。最小的,便是被你治好病的那位燕国公主,我们一共就四兄妹。

即便是宗室当中,好像也没有听说,有叫赵恒的人。”

“呃……不好意思啊殿下,我只是随口问问,冒犯之处,还请见谅!”

来到京城的这几天,尽管没有太多空闲时间,冯宽还是了解过当前的时代背景。

眼下这个时代,跟历史上的大宋倒是有些相像,不过之前的朝代,并不是五代十国,而是类似北魏……

往前倒是没有太大区别,可隋、唐、五代等朝代,似乎是被生生剥离了一样。冯宽历史水平非常一般,并未深究这些。

“管他呢,哥哥我是修真之人,就算眼前人是下一任皇帝,我现在啥也不是,也没必要这么早就跟他套近乎。”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